导语:讽刺的是,爱康集团创始人张黎刚曾在2018年公开曝光体检行业“黑幕”。
文/每日财报 南黎
近日,北京律师张晓玲曝出"十年体检漏诊肾癌"事件,引发对民营体检机构专业性的质疑。2013-2023年间,张晓玲在爱康国宾的体检报告始终显示双肾正常,2024年却在其他医院确诊晚期肾癌。医学专家指出,此类癌症发展需长期过程,早发现可避免恶化。
目前,爱康国宾回应称,现行指南未将癌胚抗原检测列为肾癌诊断标准,承诺委托第三方机构核查,并承诺"如有责任绝不逃避"。
事件引发网络热议,多名网友反映爱康国宾存在漏检、误检问题。讽刺的是,爱康团创始人张黎刚曾在2018年公开曝光体检行业“黑幕”。
作为疾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,健康体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,也拷问着行业的规范与良知。
展开剩余81%从行业爆料者到“炸”到自己?
但这名女律师的遭遇绝非个例。多位用户也网络上反映,爱康国宾体检存在误检、漏检的现象。他们有的体检时提示双肾无异常,一个月后确诊肾癌;还有的口腔检查仅检出牙龈红肿、牙结石,数月后却确诊舌癌。
值得关注的是,爱康国宾自身也曾是行业乱象的揭露者。2018年,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,曝出体检行业黑幕:“有些体检公司做的都是假体检,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,甚至有抽了血,没做检查就扔掉的,直接出结果,只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仅有千分之三。所以在我们行业里边有很多这些不正规的做假体检的公司,所以下次当你们选择建中心的时候,一定选正规的体检中心。”
曾经,爱康国宾和张黎刚是一位敢于揭露行业“假体检”的勇士,但如今,尴尬的是从投诉量和投诉事件来看,如今疑似发生在了自家公司身上。
《每日财报》根据不完全统计,2023-2025年间,爱康国宾累计收到卫健委行政处罚9次,其中6次涉及操作规范问题。同时,2022-2025年间,公开可查的7起医疗纠纷中有5起涉及违反操作规范,如HPV误诊和超声漏检等。
爱康国宾官网显示,截至2025年5月,爱康集团已在全国54个大城市设有170家体检、齿科与医疗中心。同时,爱康集团与全国200多个城市超过800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网络。
作为国内知名的体检机构之一,为数万家企业、保险公司、政府机关和百万家庭提供了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。而一旦失去用户们的信任,它又该走向何方?
体检行业急速扩张
近几年,国民生活水平提高、健康观念深入人心,以及消费升级,国民健康体检行业的市场需求旺盛,呈现井喷发展的趋势。
《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》数据显示,近三年,全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检查人次由4.44亿增至5.49亿,涨幅为23.72%。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2356亿元,同比增长10.6%。
而爱康国宾算是中国体检行业的“老将”。
爱康国宾,由爱康、国宾合并而来。2000年9月,周雅芳创立了上海国宾健检,并在上海、广州多地成立了多家健康管理中心。
2004年2月,哈佛大学毕业的张黎刚归国创建了爱康网,起初主要是为大型企业提供体检外包服务。同年,美年健康前身相继成立,它们与此前成立的慈铭体检一道,形成民营体检行业“三国演义”局面。
2007年,爱康网、上海国宾健检合并为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,张黎刚出任董事长兼CEO,国内首家互联网+体检服务平台诞生。
成立时间相近,就连上市时间也差不多。2014年3月4日爱康国宾向美国证监会提交IPO申请,4月,爱康国宾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。成为“国内民营体检第一股”,一时风光无两。
而美年健康也紧随其后。2014年底,美年健康以3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慈铭体检100%股份,“三国演义”变成“双雄争霸”。2015年10月,美年健康宣布作价55亿借壳江苏三友上市,A股的体检第一股螺钉。
在中概股遇冷的大潮下,2015年8月,爱康国宾因美股无法给出合理估值,宣告私有化退市。
两家巨头的争斗也此起彼伏。爱康国宾曾举报美年健康收购慈铭涉嫌垄断。美年健康则在爱康国宾的私有化过程中发起“狙击战”。2020年阿里终促成双方和解,但爱康国宾明确声明"与美年健康不存在任何合并意向"。
尽管退市之后,爱康国宾已不再公布具体财务数据,不过,张黎刚在2024年曾公开表示,“希望三年之内,能尽快跨过100亿人民币收入的门槛”。
民营医疗的“量质失衡”困局
这两家民营体检龙头企业的纠葛中,并购是绕不开的话题。
长期以来,民营体检机构依靠跑马圈地,实现体量持续增长,是一贯的手法。爱康国宾的规模一直逊于美年健康,必须要加快速度追赶。然而张黎刚忽视了一个问题:民营体检机构规模化扩张,商业模式上先天存在缺陷。
民营体检机构“卖服务”,而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则胜在质量有保证。体检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在于医护资质,而这恰恰是民营体检机构缺乏的部分,包括医护人才、医疗器械两个部分。
民营体检扩张过快、有资质的医生跟不上。此外,体检项目名目繁多、存在过度体检的情况,同时又有漏检、误检的情况。
据《中国体检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2024年民营机构误诊率达1.2%,远超公立医院0.3-0.5%的水平。2024年国家飞检发现,38%民营机构存在无资质人员操作设备问题。
据《中国体检行业白皮书》显示,2024年民营机构误诊率达1.2%,远超公立医院0.3-0.5%的水平。2024年国家飞检发现,38%民营机构存在无资质人员操作设备问题。
根据公开报道,2024年抽检发现,爱康国宾部分分支机构的新招聘人员中,13%未在入职6个月内取得执业资格证;部分分支机构的设备维护费用占比从3.2%降至1.7%。同时,爱康国宾被宁波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出使用过期医疗器械,一台应报废的血沉仪却超限服务5200多人次。
当资本驱动的扩张速度逾越医疗本质规律,规模效应非但未能转化为服务壁垒,反而成为透支行业公信力的隐患。
发布于:北京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